缓刑、假释是除监禁外的两种刑罚,对罪犯的行为依法实行监督。缓刑可以理解为法院施加的一种惩罚,即罪犯不被拘留,而是允许留在社区中,在良好行为的承诺下,接受缓刑官的监督。
相比之下,假释监督释放指的是囚犯在服刑期满前,只要表现良好,即可暂时或永久地从监狱释放。
在学习刑法的同时,也要注意这两个概念及其区别。因此,在本文中,我们对缓刑与假释的区别进行了简化。
内容:缓刑与假释
比较图
比较的基础 | 缓刑 | 假释 |
---|---|---|
意义 | 缓刑是一种对罪犯的缓刑,允许他们留在社区,并在警官的监督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 | 假释指的是在服刑期满前将罪犯提前释放,在社会上为其他罪犯服务,同时保证良好的行为并遵守特定的条件。 |
自然 | 决定的 | 行政 |
它是什么? | 替代监狱 | 有条件释放 |
由 | 法院 | 假释委员会 |
格兰特 | 在被监禁之前。 | 罪犯服刑期满后。 |
允许 | 初犯者和不涉及暴力的犯罪。 | 已经被拘留的罪犯。 |
罪犯报告 | 缓刑监督官 | 假释官 |
缓刑的定义
缓刑可以定义为释放罪犯,从警察拘留,在特定条件下,以良好的行为被定罪的罪犯。它被认为是监督期间,在此期间,违法者必须遵守法院规定的一定规则,在缓刑监督官的监督下。
只有他一个人在获得缓刑委员会的犯罪被判有罪,被告是不送进监狱,而他被允许呆在社区里,只要他采用道德行为而不是将来犯下任何罪行,否则他将被送到监狱。
对于被告和刑事犯罪,缓刑条件有所不同,其中包括社区服务、罚款、向缓刑官报告、限制吸毒和喝酒、咨询、监禁时间等。
假释的定义
在这个术语中,假释是指只有在罪犯在监狱中服完部分刑罚后才给予释放。
在这种情况下,囚犯被暂时或永久地从监狱释放,但须遵守假释委员会所规定的条件。确保社会成员安全的条件包括:随时在假释官面前露面、遵守法律、限制饮酒或吸毒、避免与某些人接触、未经假释官允许不得离开指定的地理区域,找到工作等等。
在假释期间,罪犯不能被视为是自由的,必须为社会服务,改过自新,遵守规定,否则将以原判重判入狱。
缓刑和假释的主要区别
就缓刑和假释的区别而言,下列各点是有关的:
- 缓刑是指罪犯出狱后,在官员的监督下,遵守法院的规定。假释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不符合的情况下,在规定的时间之前释放囚犯,将其置于当局的监督之下,并恢复拘留。
- 缓刑由法官批准而不是监禁,而假释只不过是有条件地从监狱中释放。
- 对被告或嫌疑人的缓刑决定是由法院作出的。与之不同的是,假释委员会负责对囚犯的假释做出决定。
- 在监禁前给予被告缓刑,即,尽管直接将被告送进监狱,但他们仍有机会通过这一过程改过自新。在另一种极端情况下,假释是允许的,在罪犯服刑期满后。
- 对于那些目前为止没有犯罪记录的人,以及那些不涉及暴力的犯罪行为,将给予缓刑。对于已经在监狱服刑的罪犯,在服刑期间可以假释,对品行良好的重犯也可以假释。
- 获得缓刑的人向缓刑监督官报告,但是,如果不向有关当局报告,可能会被重判监禁一段时间。反之,被假释的罪犯必须向假释官报告,但如果被告无正当理由不报告,罪犯将根据原判决发回监狱。
结论
总的来说,缓刑和假释有很多相似之处,但并不是一回事,因为缓刑适用于没有任何犯罪前科的罪犯,而假释适用于因严重犯罪而被拘留的罪犯。但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,并严格遵守监狱规则。因此,他们被判假释。
cille说
非常感谢。这很有帮助。